师德师风学习体会(15篇)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1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天上的太阳给予我们光明,给予我们温暖;而我们的父母、老师、亲友、伙伴,也给予我们关心,爱护,帮助,鼓励……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也像太阳一样,时时给予我们希望和幸福!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念太阳以及像太阳一样的人们!
但是,不管怎么样,一切生命的成长最终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内在生长的力量。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那就是像太阳一样的心灵!仁爱,柔韧,融通,旷达……面对困难,迎刃而上;面对逆境,奋勇向前;面对失败,重头再来;面对危机,镇定自若……心中的那个太阳能让我们每个人始终积极地面对一切,微笑着生活,充满热情地学习和工作;心中的那个太阳能让我们每个人始终感觉到世界是那么美好,处处春暖花开,即使遇到寒冬风雪,也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心中的那个太阳其实早已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只不过有太多的阴云,遮蔽了它的光芒。阴雨天,我们看不见天上的太阳,然而你乘飞机,飞上一万米以上的高空,你在云端之上,就会看到太阳其实一直就在那里照耀着你,那么灿烂,那么明媚。我们心中的那个太阳也会被我们心中那些烦恼、忧愁、郁闷的阴云所遮盖。只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你就会驱散心头的阴霾,露出那个太阳来。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仅灯丝材料的实验就失败了1000多次,很多人见了都不以为然,也有好心人劝他算了,说:“你已失败了1000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了1000多种材料不能用作灯丝。”爱迪生并不把失败看成是简简单单的失败,而是通过失败,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样的心态就是阳光的心态,这样的人,心中就有一个太阳,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心灵世界!假如你答错了题,千万不要懊恼,只要你积极思考、努力改正,就连上帝也会原谅你;假如你受了冤屈,千万不要愤恨,那是考验你的耐心和修养,然后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假如你被人欺骗,千万不要伤心,那会擦亮你的眼睛,分清是非善恶……一切的挫折和磨难,其实都在磨砺你的心智,修炼你的内心,使你更加智慧,更加完美。要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你心中的那个太阳也会在你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向着你心中的太阳走,把所有的烦忧和阴影,都抛在你的身后!在你的前方,永远都是光明和希望!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2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怎样看待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广大教师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还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向在汶川地震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心想着学生的精神。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内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躬行自明,言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首先,教师要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情操是指人的情感和操守,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教师道德情操不仅是自身从教的基础,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学生高尚情操形成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表现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用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学生、公正无私、追求真理的道德境界,以及正直诚实、和蔼善良、勤奋坚毅的道德素质和宽容谦虚、克己自制、乐于合作的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应做健全人格的表率者。所谓人格,是指由人的生物遗传和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人的各种心理要素,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教师健全人格标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追求高层次的人格需要。表现为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信念,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以生为友,为人师表,民主公正,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再次,具有优良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格心理是指教师应具有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具有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即胸怀坦诚,个性鲜明,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善解人意,乐观向上,有与他人健康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人际关系和谐。另外,具有优良的人格智能。表现为具有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智力、能力协调发展。
最后,教师应做身体力行的践履者。教师的模范行为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在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仪表端庄、言行得体,从而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指导者,身体力行的践履者。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3四月初,四中进行了一次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所有老师都庄严地签下了承诺书,并且写了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实习已近俩月,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我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教学经验极度缺乏,教学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问题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熟悉是因为适应了四中的环境,也认识到了学生的情况,对于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清楚了。虽然“问题教学”实施的还不好,但是基本的四环节还是有的,需要的是完善。
俗话说:“做老师难,做好老师更难。”因而师德师风学习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老师这样一个特殊的 ……此处隐藏16727个字……的爱戴,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当年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深得弟子的敬佩和景仰。孔子死后,弟子筑庐而居,守墓三年。其中,子贡守墓六年,并且竭力维护老师的声誉和学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今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感念我们?我们在责备学生薄情寡义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我们当初对学生可曾真心相待、真情付出? 也许学生记得的是某些教师曾经的横眉冷对、冷嘲热讽,甚或寡廉鲜耻。
学高为师。学识是教师的奠基石。《学记》有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就是说,只凭记忆力掌握书本上的各种知识,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这种人不够资格当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否则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怎能帮助他人解除疑惑?并且教师的知识是不断发展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新鲜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学生接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从知识总量上讲,教师不一定比学生多,“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学高为师,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以自己的好学精神、求真意识影响学生。
好学是教师的本分,孔子曾经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年近半百时,他还感叹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至韦编三绝,可见其好学不倦的精神。他的好学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
现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好学之于教师已成“奢侈品”,教师不读书已成常态。一些教师自嘲地说,只读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进反退。人言中医往往是“老来俏”,而教师一般是“老啦,不中用了”,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不同于其它职业,不能靠经验生存,而要靠智慧的活力、思想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教师的智慧、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不断学习来积累。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说:“以目前教师的专业状态,连迎合‘提升升学率’这样一个低标准也有困难。大批教师只能用加大作业量来对付考试,并不具备教学智慧。”教师不是读书人,校园没有书香,只闻铜臭,这让社会、家长、学生情何以堪?这样的教师何以赢得学生的尊敬?
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大家梁启超。梁启超在清华当教师时,极富责任心,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1927年5月底,北京城局势危急,梁启超拟到天津避难,但临走之前还不忘完成自己的教学职责:“好在校阅成绩恰已完功,本年学课总算全始全终,良心上十分过得去。……整夜不睡,点着蜡结束校中功课及其他杂事,明日早车往津。” 另一国学大师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对比大师,我们当下的教师,讲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可他本分的阅卷任务都不能完成;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抽烟,可自己在办公室甚至在教室吞云吐雾;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用手机,可他自己在上课时自然而然掏出手机接电话……
有人说: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也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比如,当我们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应该首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校的工作之中,而不会抱怨,不会索要报酬,不会斤斤计较。教师的身教比其言传是对学生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在西康福利学校,胡忠以自己的经历感染着这些孩子。在已毕业考上大学的44个学生中,有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总之,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们不能奢望教师成为道德完人,但起码应该是道德常人。问题是如今教师的师德江河日下,这是为什么?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会这么问。
从哲学上讲,事物的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教师将教师师德堕落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归结于市场经济,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但问题是内因才是根本。同是教师,甚至是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师德迥然不同,就是因为个人的修养不同。有些教师“忧道不忧贫”,在不断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教书育人中感受生活的快乐。胡忠、谢晓君夫妇在xx支教,由于是志愿者的身份,每人每月只有300多元生活补助,但是他们内心充实:“作为教师来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意义超越了内心对所有物质条件的追求。当自己内心有了一种工作的快乐,对孩子付出,自己感受到了真实的满足。” 相反有些教师“忧贫不忧道”,受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没有将心思放在怎样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上,而是一门心思投入在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上。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一些教师发财了,或是因为办有偿家教班,或是因为做生意,……甚至变相要求家长馈赠。这些教师其实只有教师之名而无教师之实,他们之所以仍处于教育的岗位,得益于现在仍然没有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不过,有口皆碑,我们难道没有看到家长、学生看他们的眼神?何曾有青眼?
一些教师为自己的失德辩护:我是一个普通教师,从事普通的职业,社会凭什么对我们的道德指三道四?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名利?我们为什么必须做出奉献?是的,在今天,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教育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人本身的关怀和人的主体塑造,并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教育本身的道德性,人们必然对从事教育的教师寄予较高的道德期待和要求,因为教师的道德身份与教学身份是不能分离的,教师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教化、感动、鼓舞、引导的积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今天这择业自主化的时代,我们可以不选择教师职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同时选择了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和道德要求,选择了必须在平凡中追求神圣。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之“忧”是我之忧,是我们教育之忧,是我们这个社会之忧。然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有何求?我们只求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坚守师德的底线,重塑教师的形象。
文档为doc格式
心得范文图文推荐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陕师心得网 www.shanshikaoshi.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