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工作体会(汇编15篇)
教师家访工作体会1为了响应学校和教育局的号召,更为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寒假期间,我对本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家访和电话家访。
家访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并不简单,需要客服的困难比较多。我班的学生主要来自绣惠、宁埠、水寨、黄河、高官寨五个乡镇,村庄比较分散,找到学生的家成为主要的困难。我得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路上非常的冷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家访前先给学生家长打电话,确定家长是否在家,然后再确定路线,拿着家访记录单,通讯地址和成绩单出发。找第一个学生贾佳的家就让我费了好大的力气,她的家在绣惠南河村,通过她的描述我直到在一个加油站的南侧,我去了后可是加油站有两个,来回几趟终于找到,花了半个多小时。去了后家长非常的热情,给冲茶倒水,拿水果吃。家长问了许多问题,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看着成绩单,和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改变和提高。我也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作为姐姐,她是妹妹学习的榜样,各方面让家长很放心。然后督促其在家制定学习计划,认真的复习,家长做好监督工作。谈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由于还有其他学生家得去只能告辞。
家访过程中,家长的热情还有学生的欣喜是最让我感动的。其中,去学生刘聪家,事先打了电话问了路,可是家长描绘的也不是很清楚,我就一路问到了家。他母亲接到电话后就去村头等我,可是没等到,我走的不是那条路,我到家十分钟后他母亲才回的家。他爸爸在上班,
听说老师去家访就请假回家了,让我感动。我们一块聊了学生的一些情况,刘xx在校的成绩不好,学习不够认真,从他家长口中得知,在家也是不学习,出了玩手机就是看电视,上网。我去时他也不在家,被几个同学约着去玩了,父母说不了他。了解到这些我知道到校一定好好对他进行教育,以免其越来越没动力。临走时家长热情的邀请吃饭再走,我婉言拒绝,其实好多家长都准备让我留下吃饭,可是作为一名老师不能给家长添麻烦。
家长的热情令我感动,有许多家长都是在村头等着我或着让孩子等着,有些家长听说老师家访就请假回家,可见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对我们的尊重,对孩子的支持。
家访还让我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知道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我班的刘杰同学,我去她家家访,走进她家后,家里的状况不好,房子破旧。家里有她的奶奶,年纪很大,疾病缠身。并且我知道了她是单亲家庭,母亲因病去世,因为治病也花了很多钱,她还有个上学的.弟弟,都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来维持这个家庭。我心里感触很多,觉得之前没有了解学生是我得不对,是我工作做的不够细。我问她怎么没有申请助学金?她说去年申请了,没批,所以就没再申请。我当时就想,今年一定让这个勤奋,吃苦的学生拿到助学金。
家访是我们一中近几年保持的优良传统,身为一名班主任,需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家访正好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家访的确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并且现在的通讯很方便,可以打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可是通过这次家访我发现真的还是有必要去登门家访。
每次家访前也会打退堂鼓,想到家长的热情和学生的欣喜,就会让我充满动力。走在家访的路上感觉也特别的舒心。虽然会遇到恶劣的天气,遇到找不到路的急躁,遇到弄身泥巴的尴尬,可是我的收获确更多。
教师家访工作体会2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如果我们另找一条途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学生的家长我基本都通过电话,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2月21日利用休息时间,我和同事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其中的感触颇深。我深切地感受到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只有家长们少了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老师的家访却给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离家较远,平时中午在校吃饭,所以能够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很少。虽然我很多次试图与这些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依然不佳。每次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心中总是感觉很无奈。我们首先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张__。这个孩子平时顽皮好动,上课精力很特别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试卷从来没及格过,而且平时颇爱管"闲事"。到达学生张__家时,他的家长颇感意外。或许是因为孩子的调皮,或许是因为许多次老师电话"邀请",都没能把张__的家长请到学校,张__的妈妈很是不好意思。我和张__妈妈稍稍交流了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张__妈妈满脸歉意地说:"老师,我对孩子管理太松了,您前几次打电话,我因为上班抽不开身,所以没能去学校……"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呀!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没有家长的'管理,孩子怎么能约束住自己呢?……"我开始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
"对,对,对,老师,是我们做的不对!……"张__妈妈点头答应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您工作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去学校和老师交流呢?"
张__的妈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果然,她抬起头时,眼圈已经发红了。
"老师,您没听说过前两年硫酸厂发生的那件事吗?孩子他爸与人打架,我们家赔付给人家很多钱,欠下了许多债。我一个月就20xx多块钱,还要供张__姐弟俩上学,所以对孩子的管理放松了……"张__妈妈哽咽着说。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自以为很关心孩子,自以为很会讲道理,却从来不知道去找找孩子落后的根源在哪里。我开始与他们心贴心的交流,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补习计划……孩子笑了,家长笑了,我也笑了。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同时让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多数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管教子女严厉的家长,会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的家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在这段时间的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 ……此处隐藏14173个字……任心使我们能够放弃休息时间,冒着凛冽寒风,顶着炎炎烈日走到学生家中。也正因为这份对学生深深的责任心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心的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将关心关爱融入到学生心中。
xx年1月21日我与学生处副处长刘研于王振武书记、丁鹤鸣老师一道前往08商务英语01班郑美玉家进行了走访。郑美玉同学家住XX市XX区千山西路,父母病故多年,入校前常年与姑姑和或大爷住在一起,靠孤儿福利证保障金和亲戚朋友的救济生活,生活十分的艰辛。放假期间由于郑美玉暂住的大爷家全家外出,她只能在父母留下的房子居住。当我们到达他家中时,我实在不忍心拿起手中的摄像机拍下家里的场景。一张旧床、一套很旧的被褥、一张很旧的书桌和一个破旧的衣柜是一个破旧的小单间里的全部摆设。床周围的墙壁由于破损糊上了报纸,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小收音机。看到这种居住环境,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孤儿生活的艰辛。王书记看到这种情景默默的掏出钱塞到郑美玉手中,并鼓励她努力学习。从和她姑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孩子生活的不易,也体会到她姑姑的辛苦,姑姑家里也有一个孩子在上学,单位下岗后为了继续供郑美玉上大学又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而郑美玉并未因此感到自卑而影响学习和生活,相反她非常乐观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家时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业余时间在学校的阳光超市做兼职赚些补贴。姑姑说“选择我们学院就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有一门技术找到一个好工作。”看到郑美玉同学的家庭状况,了解到姑姑为了供给郑美玉生活和学习费用的辛苦付出,听到姑姑对选择我们学院的期望,我们的责任感怎能不被唤醒?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爱关心关怀每名信任我们的学生和家长?
李彬璠08旅游英语一班学生,家住XX市XX区艳欣街,1月19日我与王书记和辅导员曹丹进行了走访。李彬璠父母离异多年,母亲因患小儿麻痹腿有残疾,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母女俩人借住在亲属的一个小插间,房间面积也就在七八平左右,除了一张双人床和一个梳妆桌外,基本没有其他空间,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但给我们感受就是家里整理的很整洁,学生将家里外窗户擦的非常亮,家庭的氛围很温馨。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李彬璠非常乐观向上,给人感觉很阳光。她爱好跳舞,担任班级的文艺委员工作,积极组织并参加班级和学院的各项活动。在假期李彬璠主动承担了家务并准备出去打工。走出李彬璠的家,我和王书记说了这样一句话:“看到这样的学生,我们还能有什么工作值得抱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吝啬付出?”
许莹,08级文秘2班学生,家住XX市XX区毛巾屯小区,性格有些内向,不大愿意与人沟通,尤其是家庭情况更是不愿让外人知道。曾经有两次与辅导员一起等298路公交车,因不想与辅导员多聊竟然没有上车而是等下一辆,学籍卡家长信息项为空白。我们做掌握的信息只知道她与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的经济来源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奶奶的退休金,生活十分拮据,为节省费用没有在学校住宿,每天换车走读。经过辅导员前期思想工作,许莹同学勉强同意我们前去家访。xx年1月21日我与曹丹一道来到许莹家,屋子虽然显得破旧却收拾得窗明几净,许莹的奶奶哭着向我们介绍了许莹的情况。原来许莹同学三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后来又因触犯法律进了监狱,许莹同学从小就跟奶奶一起相依为命,不仅要买菜、做饭、做家务,而且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小小年纪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一行让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但令人感到兴奋的是:通过家访许莹同学在人际沟通上有了大幅度的转变。春节时还主动给曹丹老师打电话拜年。开学后,与辅导员的沟通和班级同学的交流也有极大改观,在我的职业生涯课程中每次都坐在最前面,而且表现非常积极,发言踊跃,是小组里面的核心人物,许莹已经彻底向我们敞开了心扉,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我因她的改变而无比欣慰。
通过家访活动,我和所有参与家访的学生工作人员都有诸多感触,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老师对学生的爱得到提
升,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深切体会到每名学生都是一个家庭100%的希望。学生对学校的爱得到提升,坚定了学习信心,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责任重大,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学生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带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责任为学生送去了关爱,被走访的学生也必然在关爱中不断成长,而成长的过程又意味着我们身上将凝结更多的责任,让我们将责任与使命落实在工作中,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教师家访工作体会15家庭是学生第一课堂,父母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最密切关系的人,因此要把一个学生教育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除了在学校接受正确的教育之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延伸,为了学生的进步,班主任应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把学生培养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何才能使家长和班主任更好的配合呢?那就需要班主任家访时要讲究方法。
一、尊重家长。
我们在家访时应该把家长放在平等地位与他们交谈,尊重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诚恳的与他们交流教育学生方式,以便今后能更好的教育好学生,使他们能茁壮成长。
二、讲究谈话艺术。
我们进行家访时,要注意谈话艺术。因为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后进生的家长,他们对班主任的家访都持有戒备的心理,认为班主任是“来者不善”。如果班主任在家访时只是一味的指责学生的错误,家长的不负责任,那将引起家长的反感,导致家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从而也达不到双方互相配合教育好学生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应以自然的、平和的、亲切的、诚恳的语气向家长说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商量的语气与家长商讨管教学生的方法,此外还需班主任对于自己教育学生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敢于自我批评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相信这样的家访方式能使家长与班主任在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气氛中商讨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三、做一个有准备、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家访。
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应实事求是的向家长介绍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说清楚学生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不要为了引起家长重视而过分夸大学生的优点或缺点,这样做是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另外,班主任除了向家长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外,还应把你对学生的教育计划以及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向家长说明,这样能使家长满怀信心的配合你的工作。
四、讲究教育方式。
大多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由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使孩子处在一种担心害怕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很好的学习知识,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家记时要向家长说明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体罚或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不正确,而应是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关怀,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应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找出原因,以便改正。
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的方式,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一方式,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家访工作体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4 陕师心得网 www.shanshikaoshi.com 版权所有